根据国家卫健委20日通报的数据,中国新冠疫苗接种量19日突破10亿剂,达101048.9万剂次,成为全球首个接种10亿剂新冠疫苗的国家。感叹祖国在第一时间研发和生产疫苗的速度之时,同时也看到全国人民在为抗疫做出的贡献。
对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而言,接种10亿剂疫苗仅仅是构筑免疫屏障的第一步。钟南山院士此前曾表示,要达成群体免疫,假设疫苗的保护率是70%,中国需要83.3%的疫苗接种率;假设疫苗的保护率是80%,中国需要72.9%的疫苗接种率。而目前,还有部分因年龄、各种疾病而不能如期接种的特殊人群,他们的疫苗什么时候可以打上?
雾化吸入疫苗什么时候能用上?
对于特殊人群的疫苗接种,疫苗研发单位也在加快推进研发,在临床试验取得足够安全性、有效性数据以后,将大规模开展。而近期大家关注到雾化吸入式新冠疫苗,想必都还处在一个模糊的概念中。所谓雾化吸入免疫,即采用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,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,从而激发黏膜免疫。其吸入式的给药途径,无痛,不用打针,也更便捷,可及性更高,能进一步助力新冠疫苗的大规模接种工作。只是它前一个剂型的改进,制剂配方都没有改变,仅是给药方式是使用雾化吸入的方式,来替代肌肉注射的方式。目前药监局批准开展扩大的临床试验,正申请紧急使用中。这种形式的给药方式,无疑给广大人民一个强心剂。雾化吸入疫苗的有效性和保护性如何?
据专家介绍,雾化吸入是我国早期布局的五条新冠疫苗研究技术路线之一,目前已在快速临床试验中。与肌肉注射的相比较,雾化吸入疫苗效果更明显:
1、首先,吸入型疫苗可以产生黏膜免疫。
比起注射用的疫苗,雾化疫苗有个优势在于它可以实现黏膜免疫。传统方式的注射疫苗一般只能做到体液和细胞两方面的免疫,如果增加新的免疫方式,其它两种方式可以强强联合,更好地保护大家的健康。
2、其次,大大减少疫苗用量,等于提升了供应量。
药物用量少,肌肉注射给0.5毫升,呼吸道给药只需要0.1毫升。现在1个剂量未来可以变成5个剂量,这对大规模群众接种、防止疫情暴发和阻止疫情的进一步发展非常有前景。
3、再次,无痛接种,老中青幼皆宜,接种效率更高。
免疫普及高,吸入式疫苗比起打针,无痛,可及性更高,对于“恐针”、“晕针”人群是极大便利,后续向儿童或行动不便的群体覆盖接种时,更容易接受。
雾化吸入疫苗真有那么神奇?
比起注射,如果雾化吸入就能获得免疫力,那不仅是国人的希望,也是全球的希望。
雾化这种治疗方式,看着虽然神奇,但实际上已经广泛使用已久。它是通过高速气流压力把液体喷出雾状颗粒大小的水珠,形成类似于气溶胶的现象。然后,用嘴巴含住喷嘴,缓慢地吸入雾化后的药物,实现药物从嘴到肺的过程,整个呼吸系统都能得以完整的循环。
像小朋友感冒咳嗽且很长时间不好,很多医生都建议家长给孩子采用雾疗的方式。这样能让药物直达小孩肺部,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。同时也在呼吸系统疾病中被广泛应用。例如哮喘、支气管炎、咳嗽咳痰喘呼吸不通畅,还有喉炎等。